最近,“穿耐克鞋被取消助學金”的網(wǎng)帖引來熱議,如何關懷貧困學生成為焦點話題。 資助貧困學生,是政府、社會和高校一直以來的關懷政策。在實踐中,如何認定、怎么資助,卻是一道全國性難題。怎樣建立綜合性考量指標,引導受資助學生正確使用助學金?本期微議錄,讓我們和微友們一起思考。 參與互動,請關注“人民日報評論”(微信號:rmrbpl)和本版。 ——編 者 走心才能“雙贏” 最近,一位入學不久的大學生打來感謝電話。他興奮地說,學校不僅為他申請了貧困新生助學金,還辦理了生活費補助,這些幫扶都是“暗暗”進行的。之所以感謝我,是因為今年10月的一天,這位同學的輔導員來電,想了解家庭基本情況,身為基層扶貧干部的我,在將調查核實后的信息詳細介紹后,特別強調“盡管家庭暫時貧困,但是他和妹妹都很要強,希望學校在落實相關政策時能對個人信息保密”。高興的是,學校做到了,讓學生感到了人文關懷,較為嚴肅的資助工作也有了溫度。 關懷困難學生,不僅要注重公平和效果,還要講究方式和方法。學校和有關教育部門在開展工作時,不妨多一些換位思考、多一些“走心”之舉。只要把工作做實、做細、做深,就能實現(xiàn)資助貧困學生與照顧個性需求的“雙贏”。 ——@漠北狼 助學也能促德育 我是一名高校輔導員,在今年的助學金公示期間,收到了匿名舉報,說某同學穿耐克鞋,不應該拿助學金。做好一項涉及學生切身利益的重要工作,如何人性化地精準評選,一直是困擾輔導員的難題。工作中,助學金評選有一整套操作流程,從個人申請、家庭情況調查、班級評議、學校院系審核到最后公示,我們都會通過各種方式盡可能多而全地了解情況,力爭讓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做到公開公正。 助學金的目的是資助幫扶,也是一種德育教育。此事之后,我一直探索雙重自評,在班級評議和評選指標基礎上,讓受助者兩次“自評”,用誠信、謙讓和自強擦亮助學金評選的主色調。只有讓受助同學理解助學金的本質,才能培養(yǎng)其自立自強的優(yōu)良品質;只有讓學校、社會更重視助學金的德育價值,才不會拘泥于固化指標。 ——@合工大夏導 幫扶不妨梯級化 如何科學地界定貧困標準、劃分幫扶群體,始終是個難題。現(xiàn)實情況也各異,“一刀切”容易誤傷,不妨實行梯級化。上學時,我所在的班級設定了一套大家比較認可的規(guī)則:具體劃分等級,設定相應資助金。至于哪些同學對應哪類資助等級,則要根據(jù)綜合信息來評定,比如是否在生源地貸款繳納學費、平時消費水平、室友評價等。另外,還成立了“學生自助委員會”,由成員收集和考察相關信息,同時回避“親近”關系,最大限度地追求公正。 讓貧困學生安心上學,是教育公平的體現(xiàn),同時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。國家教育扶貧政策的“紅利”落到實處,需要瞄準靶心、精準認定,讓資助金更有“準頭”。不讓每一份愛心“散熱”、不讓每一筆資助“跑偏”,這道精準資助的難題需要全社會共同解答。 |
|Archiver|手機版|小黑屋|臨汾金融網(wǎng) ( 晉ICP備15007433號 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© 2001-2013 Comsenz Inc.